6月14日,由《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2025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檢驗醫學能力提升項目——自身免疫實驗室診斷案例展演”西部區域展示活動在西安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以自身免疫疾病診斷案例為紐帶,搭建檢驗與臨床多學科深度交流平臺,進一步強化了檢驗與臨床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自身免疫疾病診斷水平的提升。活動當天,來自檢驗與臨床等多領域的專家,以及案例展演代表齊聚一堂,通過前沿學術報告與精彩的案例展演,分享優秀診療經驗,探索自身免疫疾病診療新思路,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融合多方智慧的學術盛會與思辨之旅。
開幕式上,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檢驗科主任劉家云教授作為西區展示活動主席,向與會嘉賓致以誠摯感謝和熱烈歡迎。劉家云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多學科交流與合作對于提升自身免疫疾病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活動通過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促進前沿檢測技術的應用和優秀診療經驗的傳播。通過案例展示與思辨,助力新一代醫學人才成長,引導檢驗人員從“數據輸出者”向“臨床決策參與者”轉變,加強檢驗與臨床的協作,以團隊智慧應對自身免疫疾病挑戰,更好地服務患者。
劉家云教授致辭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為檢驗與臨床提供了高效、多元的交流平臺。活動不僅有案例展演,還特別邀請到多位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資深專家進行學術課題分享,從權威共識解讀到檢測方案與策略,從前沿進展到臨床應用,為與會者加深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解、拓寬診斷思路提供了多維的視角。
北京協和醫院李永哲教授帶來的主題報告題目為《醫保付費改革背景下自身免疫病檢驗臨床檢測方案》,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哈小琴教授作為主持嘉賓。李永哲教授首先回顧了自身抗體檢測在過去50年的發展歷程和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然后通過比較目前國內檢驗醫學的臨床應用現狀與國際應用情況,明確指出臨床對檢測項目有著更高的需求。他強調針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結合最新的各個疾病的診斷和分類標準,優化及保證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檢測項目,升級實驗室檢測方法和加強實驗室質量管理等,有助于保證實驗室結果準確性和解決過度檢測的問題。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胡琴教授分享了《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自身抗體檢測與應用的專家共識解讀》主題報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卓春教授擔任主持嘉賓。胡琴教授指出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對自身免疫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對促進疾病的全病程優化管理、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基礎醫療機構可開展的自身抗體實驗室檢測方法學以及檢測項目做了詳細介紹,強調基層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R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AAV)以及器官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腎病等,需要盡早完善自身抗體的檢測以便于確診疾病,避免在基層醫療機構誤診漏診或貽誤病情。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劉宏寶教授進行了《自身抗體在腎內科的臨床應用價值》主題報告分享,漢中市中心醫院湯進教授作為主持嘉賓。劉宏寶教授介紹了常見的4類自身免疫性腎病:原發性膜性腎病(MN),狼瘡腎炎,ANCA相關腎小球腎炎和抗GBM病。對于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抗PLA2R對疾病早期可替代腎臟活檢,做無創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同時,在評估疾病活動度和嚴重程度、預測疾病預后、評估腎移植的復發的風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狼瘡腎病患者,盡早進行抗核抗體(ANA)、SLE特異性抗體、補體C1q的檢測以及檢測抗磷脂抗體譜(aPLs)檢測,避免患者發生更嚴重的狼瘡血栓性微血管病(TMA)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對于臨床懷疑ANCA相關的腎小球腎炎和抗GBM病,劉宏寶教授強調應該及時檢測ANCA類型,以盡早確診和治療,并加強臨床的隨訪監測。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劉紅莉教授以《自身免疫性肝病及檢測策略》為主題進行學術分享,西安市第九醫院來艷君教授擔任主持嘉賓。劉紅莉教授首先介紹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3個分型: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針對不同類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點講解了其臨床表現形式,診斷標準以及積分系統中自身抗體陽性所占的分值和權重,強調了LKM-1定量結果對疾病預后的影響,LC-1陽性對AIH診斷具有高特異性的臨床意義,gp210陽性可能提示疾病進展更快等。最后,劉紅莉教授補充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學,推薦篩查和確認方法學同時開展,同步完成疾病診斷、分型和檢測,更好地體現自身抗體檢測的價值。
當天下午,案例展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現場邀請到多位檢驗和臨床多學科專家,從臨床思維、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等方面對案例進行指導。出席本次活動的指導專家及主持嘉賓有:烏魯木齊兒童醫院趙冬梅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胡楠教授、西安市紅會醫院楊西超教授、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劉紅莉教授、西安市第九醫院來艷君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哲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卓春教授、青海省人民醫院李德琴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孟存仁教授、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王琦教授。
本次西部區域案例展示的一大亮點是參展案例來自風濕科、腎臟內科、兒科、神經內科、皮膚科、消化科、呼吸科等多個臨床學科,其中不乏罕見的復雜疑難疾病案例,檢驗人與臨床醫生密切配合,從各自的專業視角對疾病進行深入分析,展現了實踐診療過程中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意義,也體現了檢驗人轉換思維,積極參與臨床決策的角色轉變。檢驗與臨床在碰撞中加深彼此理解,相互啟發,共同探尋疾病真相,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案例展示過程雙方配合默契流暢。案例闡述邏輯嚴密、分析透徹,表述準確,展演代表們以扎實的專業功底、敏銳的洞察力和開拓性的思維,充分展現了新一代醫學人才蓬勃朝氣與專業素養。
最終,經過現場指導專家的綜合指導,西部區域有6組案例較為突出,期待后續更精彩的呈現!
西部區域突出案例
感謝參與本次西部區域案例展示的所有同仁們,以專業智慧與實戰經驗,為自身免疫疾病診斷提供寶貴借鑒經驗。期待后續活動中展現更多精彩案例,共同攜手點亮生命之光!
西部區域案例展示